目前分類:看戲心得分享 (15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Word is world」

xxxx語言的力量何其大,它能將一個人歷史的洪流中型塑成偉大尊榮的人物,亦能讓一個人被冠上各種罪名抱著罪惡長存後代人的心中。這次演出光開頭便另我印象深刻—理查三世一開始便直接跟觀眾對話(迅速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彷彿就是觀眾的朋友般,輕快的和你分享他即將進行的縝密奪權計畫。更有趣的是,這位理查三世是只由兩個物件:一件襯衫、一頂帽子,便靈活的將角色具象出來。這簡單有力的形象化方式不只留給觀眾想像空間的餘地,同時也另人反思,理查三世在歷史中被記載的究竟是「我們對故事的想像,還是歷史的真相」?

「論歷史的真實—對以語言記載的歷史隨時保持一點警覺是必要的。」

xxxx記得曾經在書店看過一本書—《世界百大偉人》,其中一位被歌詠的對象是「哥倫布」。是的,從發現新大陸的視角看,他過人的膽識與對世界地理的貢獻確實卓越,但如若從另一角度切入來看,開啟美洲原住民大屠殺的他,何嘗又不是一位殘忍沒有良知的劊子手呢?

文章標籤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空間上的要求可以看出強烈的對比,金家的房子相當狹窄,朴家的房子就相對寬敞,樓層上的分配可以看出不同階級,地面以上屬於高階層的地位(朴家),地面以下屬於貧窮人家(金家與朴家的地下室),然而連結兩個場景是樓梯,樓梯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他是轉換情緒與心態的轉折。

氣味,在電影一開始的畫面就看到臭襪子晾在客廳,這個畫面停留了10幾秒,雖然觀眾不在現場,隔著螢幕也能聞到整個場景的氣味。然而氣味也能辨別階級的不同,雖然外表穿的華麗,身上的味道是無法被遮掩的。

風水觀賞石,是基宇的朋友送給基宇的,說是可以招財,的確,石頭的到來,讓金家都有求職的機會,所以在家族聚會都有這石頭的身影。但最後以悲劇收場,帶來財富可能只是朋友隨口胡謅的謊言,到最後,把觀景石放進河裡與其他河裡的石頭並無特別之處,可能一開始這石頭就並不特別。

轉折。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的,這是我第三次看鐘樓怪人,每當序曲大教堂時代出現,所有人都將被引領回那鐘樓下,見證一個時代的殞落和一個永恆的愛。但說實在的,鐘樓怪人一直以來並不算我第一喜歡的音樂劇,至少在我過了漢彌爾頓循環播放期前……原因其實算明顯,這相比有些偏現代點的音樂劇,他比較更"傳統"一點,每個男性角色都象徵著一部分的愛情觀有著一個自己鮮明的"母題",但這個母題至始至中都沒有任何的改變。而且比起一些後現代的音樂劇,鐘樓怪人對敘事調的鋪墊更為傳統,基本上一聽就忘,這也是大部分人都只記得那幾首詠嘆調。比較有意思的是舞台設計利用光影的結合,特別是剪影,給人的氛圍一下子是陰暗的平民窟一下子是莊嚴的聖母院一下子是監牢一下子是廣場。總的而言,經典的東西固然美,但有的時候你看得太多,會對其膩味的。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喜歡整齣戲的氛圍、流動感,演員的反應和交流都很自然,看的出來演員之間很有默契,他們也把角色的形象及個性營造的很鮮明,雖然一開始被其中一個演員的口音影響,有點聽不太清楚,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咬字真的比較弱,但是瑕不掩瑜,演員的造型、身體姿態、表情、情緒都很到位,讓我也被劇中的某些片段感動,演員們也很懂得讓笑,讓這個劇本有趣的點都有被看見。我覺得寫實戲最難的就是呈現生活感,文學獎的評審有提到這個劇本「簡單平易的劇情,真實鮮明的人物,靈巧生動的對白,讓全劇讀來輕盈流暢。」我感覺他們做到了!我甚至在想他們是不是找真的感情好的三姐弟來演(?

我覺得整齣戲的道具運用的頗好,他們利用不同道具在每一場擺放到不同的位置,甚至變成不同的用途,轉場的時候讓演員直接移動位置,並不會讓人覺得太跳出,我蠻讚嘆這種換場方式的。我最喜歡的場景是卡拉OK那一場,放上了會一閃一閃旋轉的燈球、有回音的麥克風,彷彿真的在KTV裡唱歌,尤其是把吸菸區的牌子轉過來變成點播歌的機器,讓我覺得這個想法很棒!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這齣戲蠻有趣的,雖然故事情節是很傳統的人也與妖相戀,但卻在舞台上加了很多現代的元素讓它變得不那麼死板,像是大量的影像設計,讓原本看不到的妖的法力元素變得實體化,讓舞台的效果有大大的加分,但是可惜的是,中場休息的影像做得比戲的內容使用的還精緻(抓抓。
因為本人大近視的緣故,基本上我是看不到字幕的,只能用聽的,但畢竟是中國傳統戲曲,我一度以為我在考中文聽力,真的是幸好我唸中文系,聽得懂文言文在說什麼,但這就讓我開始想,中國傳統戲曲,真的適合現代的演出方式嗎?老實說劇院很大沒錯,所以使用麥克風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麥克風的效果對我來說反而大大的削弱了演員的唱腔跟咬字,反而很像是被刻意放大的噪音,這讓我覺得耳朵越來越不舒服,沒辦法專心的去聽演員在台上唱的戲。
但演員的身段什麼的真的很值得一提,什麼時候什麼拍子,該舉到哪裡,身體應該怎麼使用等等,就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戲曲的演員在身體訓練上的要求以及紮實,這真的也是劇團內大家欠缺的,以往的訓練以及每個人的怠惰,導致大家根本不訓練自己的身體,有種我這樣已經很好了的感覺,導致在舞台上真的需要身體工作的時候反而呈現不了,也很像是自己的身體是偷來的一樣,完全控制不了,好一點的還會跟木頭一樣站得直挺挺的,差一點的基本上都會晃到你以為他要昏倒了,真的推薦大家可以多去看看傳統戲曲,認真研究一下他們的身體以及姿態,這樣才能知道身體對於演員來說是多重要的工具,以前在一本書上看過,舞者、演員、歌劇演員,這三種表演形式的人專長不同,舞者表演以身體為主,所以他們的身體訓練會使得他們有一副好的外在工具,跟歌劇演員以聲音傳達情感為主,所以他們的聲音訓練也很紮實,而演員介於兩者之間,這兩者都是我們會使用到的工具,所以更應該要去訓練這兩部分,但在現在看來,大家好像最欠缺的,反而是身為演員的這兩個基本的工具,該怎麼說呢?有種還不會爬就想還是跑的概念吧?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4/23 on stage 《陰道獨白2.0》 這次是第一次看讀劇呈現,比想像中的還要更加驚喜,原本以為可能就真的只是讀劇,但是這次的演出還搭配了現場吉他伴奏,而且就算是帶本,但演員完全不受本的限制,表現張力完全不輸之前看過的舞台劇呈現,甚至是覺得這種有點像是和觀眾揭露自己、聊天的感覺更能讓我帶入情境;再來看完後的感想是覺得陰道是一個可以讓女人興奮或是痛苦的位置,我們不必羞於談論她,因為她就是我們身上的一部分,我們可以大談頭髮、眼睛,為什麼陰道不行,而且甚至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談論的陰道是件沒水準或是很髒的事情,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加註在她身上的,是這個社會讓女性覺得談論自己的身體是一件很羞恥的事,但其實根本不是,我覺得我們應該都要更學習尊重彼此,不論是男女都是,這部劇我不僅會推薦給我的女性朋友,我認為男性也很需要來看,這樣也就能更了解女性,總而言之陰道獨白是我還會想再二刷的劇。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齣單人表演結合變裝皇后工作坊的演出,真的很精采,鼻子很痛。

比起一般演出,我覺得它更偏向一場秀。主要由三位工作坊學員呈現自己編排的片段,故事真真假假、分不清楚有多少成分是演員的真實經歷,又有多少是故事情節,但就是這樣,所以特別精彩迷人,也更讓人想探究。

第一位學員演得角色結合《慾望街車》的白蘭琪,雖然沒完整看過慾望街車,但恰好剛看完片段呈現,覺得這就會是現代版的白蘭琪吧!渴望被關注、真實的面對自己的慾望,很清楚的看見白蘭琪的樣貌,很鮮明,也能夠產生共鳴。第二、三位學員都是自創的角色,也都是吸引人的角色,都富有魅力、而且慾望飽滿。變裝皇后真的很厲害,也讓我突然明白,原來我這幾次想嘗試的,是這樣的表演阿!非常的投入,非常的享受舞台、非常的享受目光、也很有自信、光芒四射、能量飽滿,每個人鮮明的特色,創作慾望都很吸引目光,真的活在舞台上,沒有任何質疑的演出,好漂亮好好看。但整體上還是會發現一些小小不夠熟練的地方,像是對嘴的部分,如果沒有對好就很容易被發現,還有台詞的部分,會有卡詞跟重複講台詞,蠻明顯的,不過瑕不掩瑜,整體的氛圍掌握得很好,氣氛很足夠,現場觀眾也很投入。

環境舞台也很加分,傳統紅包場本身就有屬於它的獨特氛圍,加上閃閃霓虹燈,一進場就很快樂哈哈哈,我坐在靠近門口,中間有幾次喝酒的阿伯想進來看唱歌,還指名要小龍女,也是蠻有趣的體驗。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十殿共有十個主題分成了兩齣戲,分別是《奈何橋》、《輪迴道》,我這次看的是《輪迴道》,包含〈樓崩〉、〈鈴〉、〈無神〉、〈鬼話〉、〈團圓〉。這是一棟住商混合大樓上多間套雅房內的小家庭結合「台灣五大奇案」元素發展交織的故事,當初會想看這齣是因為去年九月看了十殿的片段讀劇呈現,覺得他們的呈現方式、故事情節、演員說台語的氣口()都頗吸引我,就一直在等完整演出。

我覺得場景做的很棒、聲光效果十足,他們的主場景是一個很大的可以旋轉的格子狀梁柱(?),一開始利用不同顏色的燈光交錯打在上面營造荒涼大樓感,每場中間會旋轉他營造不同空間、氛圍,再配合燈光、音效讓整體的畫面感非常成立,並不需要太多的寫實道具,就可以讓觀眾知道現在的場景,例如有一段是隨機殺人犯被關到監獄裡,用了兩個木頭方桌倒在地上的中間和右邊,再在右邊的桌面打上直條紋燈光,殺人犯在後面,我們就知道他在監獄裡,然後中間的桌面上掛了兩張遺照,而殺人犯的媽媽在前面講台詞,看起來是在神明桌前向祖先說話,下一幕媽媽走到了桌面後面,兩個檢察官從左邊走出來,這個場景就變成了法庭,媽媽在中間的證人台講證詞,左右兩邊是檢察官席、辯護席,有趣的是審判形式結合了殺人犯喜歡的魔術,他們真的做出一個大箱子,殺人犯進去之後打開人就不見了!全場觀眾驚呼,像看了一場現場魔術秀,但其實是把如果直接寫實呈現可能會很沉重的片段轉化成比較意象的方式呈現。我喜歡這齣戲用了很多導演手法、劇場符號,有一種「哇,這就是劇場。」的感覺,雖然有一些我認為不太有必要的投影,不知道是不是在大劇場怕觀眾看不清楚的關係,在大樓的時候就在上面的投影幕投個大樓、有電話聲的時候就投個話筒,其實讓我蠻出戲的。不過還是瑕不掩瑜!開場的時候利用背光剪影呈現西遊記師徒四人走在路上、出場跳舞的時候就驚豔到我了,場上同時有很多群眾演員,每個人一起經過輪迴道的時候,有一些舞動、紅布揮舞的設計,雖然場上很多人,但畫面看起來是乾淨不醜的,整齣戲中也有很多肢體的運用都設計的很好,後來看本事發現有請小事製作的素蓮老師設計動作、其他老師指導魔術、設計武打動作…,真的好用心。最讓我震驚的是搬出大樓、街道模型,利用攝影機拍攝小的人形立牌移動來說明事件來龍去脈的手法,之前看的讀劇也有呈到這段,原本是利用小的木偶來呈現就已經很厲害了,沒想到再來規模直接擴大到和山峸製作訂製模型,真的好酷、好喜歡!

戲的整體都蠻喜歡的,但我覺得劇中人名太多,而且在國家戲劇院距離演員有點遠就看不太清楚每個人的臉,編劇又想串聯許多角色的關係,導致看完戲甚至是看戲的當下都要一直去想他和她的關聯性,我認為有點複雜,沒有發現的話也頗可惜,不過阮劇團蠻貼心的附了一張人物關係圖,如果之後加演會想把《奈何橋》、《輪迴道》都看過一次,希望到時候更完整、更清楚每個角色之間的關係。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進場後,坐入觀眾席中,舞台的場景與燈光設計,成功的鎖住了,觀眾們的視線,雜亂的物品堆棄,像個廢墟的地下室,他們三人在那無章的對話,堆疊起一些話,接著打掉,然後再次堆疊起。

  日記記錄了過往,而現今的每一刻,我們都存在著改變的可能及面對變化的時刻,三人約定著當個自由無束的流浪漢,卻在戲的中後半段,他們的對話裡,透露出他們的真實身分,從精神病院裡的逃脫,流浪到這個資本主義的世界裡,有人試圖的融入於此,脫掉破爛衣物,換上偷來的高級套裝,事實是就算套上那些衣物,也無法完全改變,些微的變化,自我欺騙式的說服自己與他人。

  偷來的手機,像是他們得到了與這社會的連結,只有鈴聲響起時,才能跳舞,當他們在跳舞時,舞台的側光打入,整體畫面感的營造成功了,一些影子被打在場上的牆壁上,那時給予我的感受是他們跳起舞,他們的影子,感覺是真正的模樣,開心的跳舞。

  關於第11號星球的想像,那些科學家研究觀察的,從書的內容介紹得知的資訊,所有一切讓我想到的是我們從小到大,應該說我們活著的時候,一直的接受外在的變化,面對著內在的自我衝突,不論我們從哪裡得知或發現了什麼,大多時候是聽他人說出,有的是學習,看了幾本書後,多了些新的空間想像,然而這一切,缺乏了最重要的是體會與經歷。

文章標籤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先覺得中間穿插音樂劇的元素我還蠻喜歡的,而且每首都是原唱,好厲害喔,不過不確定是
不是因為要唱歌,所以這場的演員是有帶麥的,但是聽起來不是很舒服,講話還好,但唱歌的
時候就聽不太清楚,甚至有時候還會爆音,再來這是的工作人員和announce沒有上一次看的
《轉大人》專業和清楚,不過這次的景和配樂蠻震撼的,以及戲中有用到剪影的元素,用的地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跟看<<轉大人>>的位置只差了一排,不知不覺會想著這兩齣戲的差別(不知道來看期末公演的觀眾有沒有比較我的,想到這裡就害怕),這次的演員有別麥,一開始超討厭的,就覺得天啊!我跟演員沒有辦法一起呼吸,好像隔著一層玻璃罩一樣,後來給自己一個浪漫的感受,我有點忘了是什麼,可能是因為我自己也覺得我很荒謬吧。之前演戲的時候有用到麥克風(手麥),那個時候有特別被雕能量開放的部分,可能是還不熟悉,很多聲音一起講話的時候喇叭無法依依傳達,導致糊掉,很多重要的台詞阿、片段都因為這樣而漏失了。這齣戲是歌舞劇的方式,覺得蠻新鮮的,看到學生製作可以有這樣的表現覺得很驚豔,舞蹈跟歌唱看的出來花了很多心思,男主角的表演很細膩,帶入感很強。燈光很好看,透過剪影的方式我很喜歡,覺得燈光加上表演是個很棒的視覺饗宴。小孩演得很成功!再來是男主角的太太,覺得蠻用力且大膽,前後切得很好,能夠在台上安全的演完戲就該給自己與團隊鼓掌,看完戲的感覺也很羨慕他們之間的信任感與默契。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題材雖然有點老套,但故事內容我蠻喜歡的。一個男孩透過魔法水晶在短時間內經歷了一生,可惜的是結束的很突然,感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交代完,像是男主角後來真的死了嗎?妹妹跟男主角分開之後去哪了?這些是一開始出劇場的想法,後來我解讀是覺得一切都結束了,就像坐時光機一樣,觀眾透過魔法水晶經歷了男主角的人生。這齣戲的演員沒有別麥,到中後段的時候聲音很明顯地掉了,部過世最後一場啦,難免會有點累,慶幸自己是坐第二排。我很喜歡演Rossie的演員,覺得她在舞台上非常亮眼,存在感很高,當配角的時候也不會搶走主線的風采,又可以自己獨立,獨角戲那段的掙扎、壓抑、恐懼我到現在還印象深刻,雖然角色切分得有點不乾淨,但這齣戲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確實是這個角色了。還有演老人的演員很成功!爺爺跟奶奶讓我相信他們的年邁,要不是後面有演其他角色我的沒有發現。燈光有點可惜,有些時候演員沒有面光,甚至是全暗,可能是有特殊涵義吧,不過我還沒搞懂就是了。佈景很厲害!我也好想要有那個高台!導演這個善用高台的部分真的很厲害,而且底下還可以做半透明,好羨慕有這個道具。看戲的時候離舞台很近,是真正的Stage,看得當下每一刻都好想要衝上台,有種找到自己當初喜歡演戲的初衷,覺得這次看戲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跟我一樣在劇場努力發光的劇場學生,每一刻都好真誠!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是以魔術的形式來呈現,我覺得有趣的是,他們會安排許多演員在臺下,讓整齣戲更貼近我們觀眾,令我最印象深刻的場景是演員想傳達性的觀念,因此被他點到安排在臺下的演員就將身上的所有衣物全部脫掉,為的就是要表達人類的體態美,演員也在台上脫去身上的衣物,面對臺下的觀眾是要有相當大的膽識的。然而我覺得整齣戲最厲害的是燈光的調配,他們的技術可以以製造出虛幻的空間感,符合魔術奇幻的感覺,從中更能學習到燈光的使用,未來希望能學以致用,把所學的融入到演出中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不同的呈現風格,他的表演方式偏向相聲,但是是以戲劇的方式來表達,我才知道表演原來有這麼多不同的演出方式,內容多以搞笑的方式呈現,演員的共通點就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偶像包袱,完完全全的放開自我,那怕戲份再丟臉,也全力以赴,對於我來說,要做到這一點,真的是要靠許多的上台經驗,看完這齣戲,另我感到相當的佩服,這也是我現階段需要學習的目標。我還記得看戲的當天,精神是相當不好的,本來還有點厭倦等等還要花精力看舞台劇,但看戲過程中是相當輕鬆的,反而讓我更沈浸在整個氛圍當中。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第一次去北藝大的舞蹈展演中心欣賞演出,之前看過的舞作給我很深的印象,我很喜歡這種沒有言語去裝飾的表演方式,因為這會讓我可以利用自己所思所想、所感,來去解讀我看到的事物、我接收到的故事以及流動。全部共分成了四段,主演就是兩位製作人,這次的演出又刷新了我對於舞蹈演出的認知,而且在我心中留下很多的想法。

  首先是欣賞舞作同時也是我想要去更多理解肢體的運用,從四段演出中其實有很多平常社團課時肢體課或是表演課老師有教過的基礎或是身體的運用的方式,但舞者的動作更加有力又乾淨俐落,每一個動作間的轉換都非常自然與流暢,我覺得這是舞台上最需要做到的事情,不是多困難的動作或是怎麼更多的挑戰人體極限,而是行雲流水的流暢度,尤其是搭配了音樂之後。

  但第一段其實沒有主要貫穿整段的主旋律,我因為位置視野良好所以看得非常清楚(坐在第一排喔超開心),開場前舞者與觀眾有些小小的互動,她坐在台前時我觀察了一下,我發現她連腳趾都很有力量感,使得她整個人的姿勢或是動作都非常漂亮。開頭第一段是兩位舞者的合作,大大稱讚燈光設計!!燈管的燈光打下來有種詭譎甚至慘白的感覺,配合兩人像是在爭奪茶杯又像是在互相丟接的動作給我的震撼非常的大,那個茶杯裡還裝著液體!!兩人不斷的糾纏、遠離、轉換姿態,去程接獲是推開這個茶杯,這場拉鋸戰給我的衝擊力很大,兩人的配合迅速又流暢,配合著燈光不斷連接下去。我最深刻的地方是勾住對方的衣服像是操控人偶那樣帶著她旋轉或是彎折自己的身體;以及想把茶杯放在她手中卻不停用重複而有力的動作避開這兩個橋段,那個杯子最後回到了兩人的手臂上,兩人也回到最開始的位置,最後這個茶杯摔落在地,燈暗。每一刻都很精采到我覺得我沒有辦法好好呼吸一樣。

  整個上半場還包括兩人個別的獨舞,一個人控制整個舞台我覺得很厲害,我沒辦法很精細的說齣兩人跳了什麼樣的舞或是什麼內容,但兩位舞者確實給了我很深的震撼,也有很多「肢體可以這樣運用阿」的想法,編排的很漂亮,搭配的音樂讓我很容易融在這當中欣賞,第二段很記得的是從側邊翼幕後打出來的一道光,照在舞者的身上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舞者的輪廓及線條;第三段則是很激烈、澎湃的震動。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是聯合製作的專題,所以一次就看到了四齣戲呢,同時這四齣戲都有導演想傳達的不同的東西,所以在看完一齣的時候其實蠻需要時間去消化跟反思的。

  第一齣《秘密行動》,綜合來說是我最喜歡的一齣,首先是布景非常的精緻又漂亮,很喜歡堆著得書堆、蠟燭,還有掛在後面的燈飾及蚊帳(?),給我一種這個地方很凝滯、是封閉的空間,而少女走進這個空間的時候就打破了這種時間凝結的感覺。東邊的人、藍色的物品、跨越大海而來,這些元素都營造出一種魔幻的氛圍,所有的內容是由一個一個的故事串聯起來,抗拒故事或是執意說下去的兩個人之間可以感受到衝突或是掙扎的情感,但又沒有很明顯的樣子。

  我很喜歡裡面提到的故事,賽堤、筆友、巫術、藍色小熊,包括兩位少女的穿著都帶有中世紀女巫的特色更添加了很多奇幻的元素,但我覺得稍稍可惜的是我沒有辦法明白這個一個接著一個的故事跟兩位角色的關聯性是什麼,睡覺的少女似乎是賽堤本人,因為內容中提到了羽毛的時候從她的頭髮裡揪出了羽毛,且少女非常抗拒聽這些故事;但就會在想是不是另一名少女是筆友?或是她又是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她要說這些故事給她聽?為什麼她要打破想睡覺的她所建築的凝滯的空間?感覺兩個角色之中有很多的拉扯,因為很大動作地打起來,也有她最後像是自暴自棄地把故事說完,但感覺沒有感受到她們內心的掙扎是什麼。

  其中還有很喜歡的地方是音效,窗外的位置傳來汽船或是火車的鳴笛聲,給我一種時間在流逝的感覺,另外蠟燭一瞬間全部亮起來這件事非常好看!在故事的開始有種真的進入說故事的感覺,兩位演員的台詞處理我很喜歡,我自己覺得要在戲裡面說一個故事很難,因為就只能靠「說」的方式把資訊傳達給觀眾,而這也不是單純聽聲音的場合,能夠用說的方式就吸引住我我覺得非常厲害!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超!級!喜!歡!光是在進場的時候聽到工作人員說待會最後一齣戲是在院館中庭演出,我就超級期待!

在看完第三齣之後,工作人員就開始引導大家離開教室,在離開教室以錢,就聽到外面傳來很有精神的女孩子的歌聲,一路上唱唱跳跳的帶大家到演出的地方,好喜歡這樣的方式!

文章標籤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藝大戲劇系導演專題期末呈現,這次的主體好像是「我」,總共四個章節,所以是關於四個不同的導演的人生。

 

第一章節《秘密行動》

舞台設計小巧可愛,溫馨感裡也看到得少女情懷。滿喜歡演員的聲音還有投射,是對話偏重的劇本,不過故事內容都滿清楚的,只是不太懂故事的意涵⋅⋅⋅⋅⋅⋅,可能因為是導演本人的生命經歷所以當然會有一些觀眾看不懂的地方吧!(因為整體都滿喜歡所以這樣說服自己)。撇除上述說的,唯一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是有時候演員的情緒傳不過來,有些地方會覺得演員的情緒突然變高,會有點接不到她們的點。很喜歡導演用「睡覺」的概念來表達逃避,也喜歡導演在節目冊說「太過熱烈冒險的故事不屬於我,大概我就是那種比較小家子氣的類型吧。」看到後有種某部分被理解的感覺,可能我也是小家子氣的人吧。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新的一天,我們繼續往理想前進》
主軸十分簡單明確,四個演員用接龍的方式來描述畫面與故事內容,演出時間從中午12:30一路到日落,那天日落時間是5:15分,意思就是要看四個演員接龍看接近五個小時,接龍的內容由50部電影組成,讓演員描述電影的畫面與故事內容。
舞台在一個感覺室內裝潢到一半的屋子,演員就在身邊走動,也很自由的會跟觀眾互動,再接龍進行的途中其實會感到無聊與想睡,畢竟那50部電影有些沒看過就會不知道在說什麼,而且接龍時可以在提到有差不多的場景與內容時跳到別的電影,會不清楚在說什麼,但很有畫面,演員的表達能力十分出色,那些說出口的文字都是經過揀選與雕琢的,在聽到的那瞬間就會被吸進去場景中,彷彿一切就在你身邊發生,有時在和觀眾互動時你會覺得演員在說的是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他們的語氣會讓你感覺到他們在乎,而不是講完台詞就不關我的事了(蠻多劇團的團員有這個問題的,當然要看是什麼角色跟台詞內容啦),演員們都很自然且投入在這個遊戲中,十分的享受舞台,這可能就是如何帶領觀眾進到戲中的重要因素,享受的是整個舞台,包括觀眾、燈光、音效、戲的主題、其他演員,而不是自我陶醉在其中。
在燈光與音效的設計上也是十分簡單好懂但又不失力道,這齣戲的燈光是用會發光的道具來照亮空間,有很多有趣的物品,螢光色的燈管、裝飾用的小燈泡、掛在牆上的簡陋燭燈等等,隨著時間越晚、天色越暗,演員從外面拿進房間的燈越多,這是簡單卻有力的操作,有配合著故事進行堆疊,音效上則是會時不時放一些律動感的音樂或接龍中間的空白期太長時也會放音樂提醒演員快接,這也是很有趣的設定,配合演員無論如何都要接下去的態度,是很好的節奏。在接龍時,每個演員在接故事前都會說一句「我看到」,這是非常好的一種暗示,讓觀眾會自然的跟演員一起「看」到畫面,而且如果講到的電影片段是你有印象的就會非常投入其中,帶著觀眾一起玩遊戲的概念。進行到後面,每個電影的結局都被演員帶向一個Happy ending ,即時那部電影是悲劇收場也會被改成好的結局,配合上越來越多的燈光、越來越緊湊的音效,可以感受到「希望」、「理想」的力量,每一個演員、每一個觀眾甚至是每一個生命,都是能夠有希望的,即便天色暗了但燈還在,還在有人奮力的說故事讓故事有個美好結局,最後演員問觀眾:「你看到了什麼?」,我想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對未來的期待。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時看戲時,我坐在第一排,而且劇場非常的小,所以演員們就離你一個拳頭的距離下對戲,第一次與演員這麼近距離接觸,因此能夠快速地進入演員們營造的氣氛裡面,換另外個角度思考,如果我是演員,面對近距離的觀眾,是很有壓迫的,要克服這個問題,就要更投入在劇情中,拋棄場外發生的一切,所以很佩服他們進入角色的狀態,在關係的過程中,演員們台詞的丟接非常的到位,我們平時上台會因為緊張,而忘記對手給自己的反應所做出的回應,反而會顯得不自然,我們上台演戲應該以平常的生活模式去做呈現,記住平時與身邊的人說話的感覺、步調與節奏,把這些運用在舞台上,這樣讓觀眾快速進入情緒當中,再來就是他們場景的佈置,他們利用紙箱、厚紙板來做道具,不管是微波爐、電話都做的相當的逼真,尤其是微波爐在開起時能搭配著音效,讓我都覺得那個紙做的微波爐是真的,杏仁豆腐心這部劇是定幕劇,定幕劇顧名思義就是在同一個地方連演好幾天,演戲的過程中是相當消耗體力的,平時體能就要有基本的訓練,我對這齣戲的演員特別另眼相看,需要連續演30天,調整好自身的心態是相當重要的。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