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戲劇系導演專題期末呈現,這次的主體好像是「我」,總共四個章節,所以是關於四個不同的導演的人生。

 

第一章節《秘密行動》

舞台設計小巧可愛,溫馨感裡也看到得少女情懷。滿喜歡演員的聲音還有投射,是對話偏重的劇本,不過故事內容都滿清楚的,只是不太懂故事的意涵⋅⋅⋅⋅⋅⋅,可能因為是導演本人的生命經歷所以當然會有一些觀眾看不懂的地方吧!(因為整體都滿喜歡所以這樣說服自己)。撇除上述說的,唯一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是有時候演員的情緒傳不過來,有些地方會覺得演員的情緒突然變高,會有點接不到她們的點。很喜歡導演用「睡覺」的概念來表達逃避,也喜歡導演在節目冊說「太過熱烈冒險的故事不屬於我,大概我就是那種比較小家子氣的類型吧。」看到後有種某部分被理解的感覺,可能我也是小家子氣的人吧。

 

第二章節《Dear Olaf》

一進場就有一個演員在舞台上高歌雪寶的歌曲《when I am older》,聽了之後就大概理解導演想傳達的東西,「This will all make sense when I am older」,雖然是很可愛的一首歌,不過不知道為什麼搭配上這次的主題就覺得有點毛骨悚然,果然這就是長大嗎⋅⋅⋅⋅⋅⋅。不過也因為開演前有這段演唱所以帶動了場內的氣氛,整體的氛圍歡樂帶點對自我懷疑的沉重。至於表達的手法沒有太大的共鳴,很多地方感覺是為了博認識的人一笑,對不認識導演的觀眾來說會不懂笑點在哪裡。

 

第三章節《希望鎮》

這次演出裡面最喜歡的章節非它莫屬!從手法、故事、編排所有東西都好喜歡!這場接續著第二章節,換景的過程讓觀眾一目瞭然,後來才知道這些都是故意安排的!《希望鎮》的呈現手法就是一人負責講故事、一人負責場上道具的更換,一開始看到這樣的編排還覺得跟第二章節的形式有點像,但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喜歡,兩人在台上的每個動作都很好看且乾淨,不會有讓人覺得多餘的部分。導演用了30分鐘跟我們說了他一生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好能打到內心,好幾度眼眶泛淚;他說從小家裡是賣鞋子的,之後的故事就會出現鞋子來象徵某些人事物,喜歡這樣跟童年有聯結的感覺。總體來說我真的太喜歡,喜歡到我愧於自己的表達能力太不好沒辦法表達這齣戲有多好。

 

第四章節《夢境廣播電台》

情緒還停留在第三章節的時候就聽到很悅耳的歌聲,原來是第四章節的演員在唱進場樂(?),跟著歌聲我們來到了中庭,不得不說在露天的中庭看戲真的有點冷,尤其坐在地板上都擔心屁股是不是被泥土沾到了,會稍微分心。場景滿像戶外live house的,感覺閉上眼睛只聽主持人的聲音及歌聲也可以,不太知道其中一個女演員出來的用意是什麼。必須要稱讚演員們的音質還有投射都非常棒!即便在戶外也不減聲音的品質,真的好厲害。滿喜歡導演用「人人都可以是自媒體」的概念來講故事,自己的故事可能也是別人的故事。

 

雖然是他們的期末呈現,但整體的品質都很好,果然是藝術大學的學生(還是忍不住感嘆了一下),四齣的創作概念都很喜歡,呈現出來的東西都各有特色,是個不錯的觀戲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kul209 的頭像
    tkul209

    淡江大學實驗劇團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