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戀桃花源這齣戲對我來說
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戲
陌生是我沒看過
熟悉是一直聽到有人提起

一開始,我就大約知道關於暗戀桃花源的一些手法,與故事,但真正看完之後,發現他並沒有像我想像中那麼驚人,但假如放在創作當時,她所蘊含的藝術與文化意義卻是十分驚人的。如果沒有這齣戲,台灣的舞台劇可能會遲緩個一陣子。

暗戀桃花源的故事在描寫兩個劇組因為意外導致排練時間相衝,最後只好同時使用同一個劇場。在看戲的時候,你可以很順暢的認為她是一齣戲,而不是一個事件,但弔詭的是,這兩齣戲一齣描寫的是喜劇,一齣描寫的是悲劇,這打破以往中國戲劇的喜劇和悲劇獨立創作的形式--戲劇的價值便建立在這個地方,賴聲川巧妙的將兩個不同性質的戲劇緊密結合,他利用近乎宣告的方式,來提醒觀眾接下來要將情緒放在什麼地方,在節奏的處理上,絲毫不會令人感到因為情緒變換所造成的跳出,更尤其是最後一場選擇不破壞前場所帶給觀眾的情緒,幽幽的讓神祕女子在場中撿拾冥紙,讓情緒持續延伸而不選擇打斷。

這齣戲看到中間的時候其實我有一些小小的無奈,我發現之前筆記下來的小靈感,在裡面出現了,突然我覺得我想破頭的東西,在這裡活生生血淋淋的出現了,而且這還是二十年前的劇本,雖然這在我第一次看到暗戀桃花源的介紹時,就約略的猜想到會看到這樣的內容,但還是覺得不甘阿!我的想法真落後。真的要多看一點東西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