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看戲心得分享 (15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歷經一番大波折

終於看到了我為你押韻

先是被場景嚇到了,印象中的文山很小很窄

但他的場景雖然東西很多但還蠻有層次感的,不會讓人覺得很擠。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忘了這是第幾次進實驗劇場看戲了

但這次的舞台好特別

是用鷹架架高起來的不同於以往的樣子

有四個演員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舞台設計很特別,用了很多白色版塊去切割畫面,背景使用投影的方式打在板子上。

很多場景不是太寫實,所以還不至於讓觀眾覺得突兀。

主旨很好理解,丟出來的東西很好懂,但劇本本身似乎有點雜,不過導演處理的方式很特別,

從來沒看過這種切割場景的方式,讓這齣戲生色不少!許多地方用肢體與舞蹈帶過也不會覺得含糊。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意想不到位子頗好,因為票是向別人換的,捨了中間排的基本位子,
但文山那窄窄的劇場讓最前面最邊邊幾乎沒有斜著看戲的感覺,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之前就有看過團員導的版本,

我覺得最大的差別而且比較讓我驚喜的設計是博翔的鬼魂。

這個設計讓劇本很多地方可以變得更活潑,而且順便解決了那個角色定位的尷尬

而且在後面有一段我覺得還頗重要的場景,是大雕聽廣播那一段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算是我看第二次的戲,因為團內也有演過,看之前有點擔心會因為看過沉悶,

但原來完全不是這回事,各有風格,這部戲的導演很會抓住節奏,我也是第一次,

同一部戲看兩次,有種很特別的感覺,雖然同一個故事,同一句台詞,但可以清楚

的看出導演表達的東西完完全全的不同,另外最使我驚喜的是他們的換境真的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是文化大學戲劇系三年級的公演,劇本是偵探小說《一個都不留》改編,很久很久以前看過原著,大部分劇情都忘記了所以倒不影響觀賞樂趣。

中 山堂光復廳的裝潢和這齣戲非常適合,就像一棟豪宅的豪華大廳,而且還看的到二樓有許多客房,加上華麗的道具,真的像是置身在故事中的場景一樣,我非常喜歡。不過戲開始演之後就發現這場地的缺點,因為太空曠所以演員的聲音很分散,還和回音混在一起,聽起來非常吃力,還有觀眾席不是暗的,其他觀眾在幹嘛都看得很清楚,十分干擾。我一直看到觀眾席上的攝影工作人員又打呵欠又伸懶腰是有這麼累嗎!?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難得的是,看職業劇團演出是在咱們的小劇場,不過雖說是校內的劇場,
但我真的覺得我們的實驗劇場不輸外面,規模和設備皆然,
在實驗劇場的排行榜幾個前列不成問題欸!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請我去看的

是紙風車劇團的兒童劇

而且坐在城市舞台的前兩排

有夠VIP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屏風表演劇團》,是我有清楚的記憶以來,第二次觀看他們的演出,還真的有點少呢= =,第一次是《徵婚啟事》,第二次則是我現在要講的這個,《女兒紅》。

 

這一次演出的角色幾乎都是可以在電視綜藝節目或是偶像劇看到的知名藝人,他們的演技真是好到沒話說,完全沒有可以挑剔的部分,而且,我覺得演員在角色的分配上分的很搭,不管是長相、氣質和颱風,都完完全全把角色的感覺給呈現出來了,一點都不突兀。

在表演的一開始,舞台上就出現一個透明的屏幕,投影機將以前5060年代的城市景象給投影到這個大屏幕上,街道、碼頭相關的影像在眼前現身,並不停的穿梭飛逝。給我一種對於舞台劇的使用方法有了新奇的感覺,先給我們段一個真實紀錄片,將觀眾的意識拉回到了以前,好讓觀眾馬上就可以投入到戲中的劇情裡,對於我而言是一種新的啟發。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看到在戶外的戲
很特別可是有點可惜
沒有很多位子,站著有點累
聲音都會散掉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齣戲是由兩個演員透過不斷的對話

演譯劇情

因為我的劇本也是兩個人一直在講話

所以我特別注意這齣戲令人覺得精采和令人覺得無聊的時候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戶外有點干擾

要是他在劇場裡演出

一定更能打到觀眾

因為真的可以感覺到有些笑點很可惜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太窮所以這次只能買國家戲劇院3樓的票,但沒想到視野意外的好!可能因為是舞蹈在高處反而能看到舞者們的隊形還有整個舞台,但相對的舞者的動作可能無法看的那麼細緻。總而言之,我還滿喜歡3樓的位置,700元真的很划算。

        以一首音樂開場,這段音樂沒有歌詞,但旋律卻極其的壓迫,編舞家稱那段音樂叫做「世界末日的音樂」。音樂放了許久後才燈亮,之後開始的音樂都是類似emo punk的感覺,極其爆發宣洩,舞台分三層,第一層舞者們跳著,第二層鼓手們打擊,第三層則是貝斯手和主唱,主唱用非語言來唱著這首個,因為穿著軍裝讓我聯想到了希特勒,就是一種權力的象徵,舞者們不時會往上望著這位一直咆嘯的權力人。嘶吼了許久之後開始有輕柔的音樂流出。裡面我最喜歡的一段是:有一段emo punk夾雜擊鼓夾雜貝斯吵雜的放著,舞者們在第一層舞動著,但那壓迫音樂忽然的cut out,莫名地讓我一度懷疑是不是技術上的失誤,但這時才發現原來還有一段輕柔又穩暖的基底樂,而舞者依舊翩翩舞動著剛剛的舞步,同樣的舞步,卻可以搭配在不同節奏、頻率、質感的音樂,「政治」「媽媽」在這段感覺已經由音樂說清楚了。舞蹈則以一個主要出現的動作表現出,舞者們站一排手往上舉,那個動作有點像小時候被罰台水桶的動作,再僵硬往下放呈現倒V,那裏也很有戲名的感覺

介紹裡面寫到當初導演為什麼會把這齣劇名取名為「政治媽媽」,是因為有天和朋友閒聊時,朋友說了一句:「life is political」,導演聽到則回了一句:「no.life is mother.」就這樣延伸出了這場舞蹈。「政治」,「媽媽」。仔細想想真的很有趣,明明如此衝突卻又如此相合, either A or B but both A and B,還不錯,音樂真的很棒!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子穿梭經過,飛機低空飛過,逼得出汗的悶熱

這樣很干擾的環境

 

演員忘詞了,演員不好意思了,他說:我是台灣人,我愛台灣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在北藝的排練場看戲。一進場地板上的枯葉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很不幸運坐在黑膠,後面有些角度都會被前排的人擋到很可惜,看不到演員的表情。

 

舞台設計還是很漂亮,很多細節都有注意到,枯葉、木梯、公園椅、溜滑梯還有真的裝著垃圾的垃圾桶,整個色調配合這個故事很協調。燈光用的很簡單,有好有壞,好的就是看起來不再那麼炫麗;但壞的就是層次做了一次就沒了。音效這次沒有很喜歡。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看學長姐的戲,又是正彩,覺得很新鮮。舞台我很喜歡,尤其那幾個cube,我一直很想看清楚那上面畫了些什麼。我也很喜歡一開始兩盞燈打在牆壁上呈現一個"心"的樣子,但卻是被困住的,很有寓意也表達了整齣戲想傳達的畫面。

 

學長姐的聲音都很宏亮,咬字也很清楚。第一齣戲三個角色的個性都很鮮明,我尤其喜歡彭苓學姊情緒的表達,很自然真實,他的笑和哭都很打到我心裡。千英學姐在很多動作和講話時,台下會傳出很多笑聲,但她都沒有笑場我覺得很棒!可能是因為詞與詞之間要接很快,但也因此發生了一些搶詞的時候。而且演員踢到道具時會讓我有點跳出。但默契真的很好!音樂我都很喜歡,只是第一首會覺得再快一點進會比較好!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天是正彩,學長姐免費讓我們去看戲

他們應該沒想到真的有學弟妹會去吧,而且還是兩個沒看過的面孔

其實我也以為有別人呢,有點不自在

後來我們就備受禮遇的入場了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坦白說剛開始有點悶,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台詞
而且燈光又很昏暗
當天有點累,看到後來有點分心、有點想睡
不過還好後來角色一個一個開始出來場上開始熱鬧後我就不再分心了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劇組利用排戲時間去看了北藝大的戲。因為星期五比較疲憊一點,而且等入場等了約半小時之久,所以看戲時有一點頭腦恍惚,而且戲有一點難懂,所以搞得我非常不解整個戲的意思,是後來上維基百科查這首歌,才知道,這首歌充滿矛盾、貪婪與精神疾病,然後再回想,覺得導演詮釋得很好,因為整劇幾乎沒有台詞,一開始就一直奔跑,不停的奔跑(我不解為甚麼要奔跑)然後開始走向台上,一位一位得開始丟報紙,垃圾,原本大家丟得很開心,後來又有一幕是每個人都在搶他們所丟下的垃圾,然後抱緊不讓別人搶,我想那是想表現貪婪的一種手法,還有很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每個演員都走上台上,有光打在他們臉上,每個演員都苦笑,想笑得開朗,但眼神卻好悲傷,我想這是矛盾的意思吧!劇中沒有台詞,但有錄好的旁白,只是聲音比音樂小聲很多,所以有些細節沒聽清楚,或許不重要吧!而且旁白所錄的故事,似乎是在講二樓的一位精神病患。

查了月之暗面的資料後,才真覺得導演沒有一句台詞卻詮釋得很好,整首歌的意思都有到位!很不一樣的戲劇,但我不會想再重複看第二次!因為回想很有意義,可是當下有些無趣。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