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位子頗好,因為票是向別人換的,捨了中間排的基本位子,
但文山那窄窄的劇場讓最前面最邊邊幾乎沒有斜著看戲的感覺,
離舞台又很親近,真爽!
所以以後大家去文山,可以考慮前排邊邊,比較好搶喔。

習慣在戲開演前先看看場景還有燈,雖然不見得看得出個所以然,
文山劇場的燈從觀眾席看不太到如何架的,
只知道他們掛了一整排的面燈,大概快二十之衣梯西了吧,真爽。

 

開演之前竟然有點緊張。

看了之後,他就是兩齣戲,不同的戲。
才真的體會到同一部劇本,經過不同的人詮釋,會創造出截然不同的作品。
另外值得一提,實驗劇場版跟文山版在「場地」上有很大的不同,
單面舞台似乎較貼近這劇本,畢竟劇作家的設計有點脫口秀的味道,
戲的處理,自然而然有點朝著這樣的方向去。
而實驗劇場的三面舞台和觀眾舞台的距離,則是另一種形式。

 

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點悶,也許是因為太清楚他們要幹嘛了吧,
雖然沒有看過前一次的演出,但做了很多功課,看過很多前一次演出的資訊,
導演、演員、觀眾的看法和想法,
口碑加演場的模式大體上和我所知道前一次的手法差不多,
只是演員有了更替。

劇本本身的設計是由四個演員完成,
實驗劇團版和創作社版都是用三個演員去完成,
一個是兩女一男,一個是兩男一女,
沒有特別覺得哪樣處理來得好,各有各的味道吧我想。

主戲之外的串場實在有精彩到,整個非常非常熱鬧,而且同時能夠有三個演員,
讓整齣戲豐富很多,多了好多可以玩的。每一場串場我都好喜歡!

演員的部分只能說都是有實力的演員,有經驗的演員。
表現都很精湛。
阿!我懷疑我看得這場王宏園有小跳出,尤其看到他拉鍊沒拉上時。
但是阿,我還是愛我的演員。
對不起過份自溺了……

然後要提換場,實驗劇團版的大敗筆,所以我們好好來學習他們,
創作社版讓工作人員著西裝像服務生般在昏暗燈下上下道具,
讓我們不至於有斷裂感,然後他們的過場音樂,並不像我們常用的手法是延長前一首,或先放後一首,而是純粹為了換場放的音樂,
不覺得有跳出或不舒服,但也說不上這種方法的好壞

然後他們的舞台較之實驗劇場版,也華麗太多,深刻再體會劇團有多麼窮,
尤其當他們搬出兩根工作人員搬得很辛苦的羅馬石柱,
他們有多少道具是不需要被用到,只要對畫面有加分就好,有$真好。

劇本大致上沒有太多不同,但是遇到第十一場我就特別留神了,
也就是第二次的至明與春嬌,這場是在實驗劇團被刪掉的,
當時的理由是與戲的走向有出入,後來改過的劇本又因倉促未及呈現。
創作社版沒刪這段,但似乎有精簡,輕輕的就帶過他了,
並且他們將第十二場與十場結合提到十一場前,
讓十一場成為一個簡單的收尾,這處理讓這場變得不至於有跳出。

看完這齣戲。每個人看劇本都會不同,感動的點不同,笑點不同,
想說的,想讓人看到的也會不同,也因為這樣再一次覺得戲劇真好玩!
有時候會想說:用我們那種方法好像比較好。
有時候又會想說:他們這樣處理真棒!
不過偶爾也會遇到看到某些手法會想要說:他跟我想得一樣欸。
實在太有趣了。

對了,音效除了沒有菸抽的日子,其他味道完全不同欸,太神奇了。

最後我還是想說我懷念去年12月的我為你押韻,我還是愛它,
愛這個用我們的方式表現的作品。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kul209 的頭像
    tkul209

    淡江大學實驗劇團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