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京劇是因為要做梅蘭芳的報告,認識了這位男旦角大師,開始對京劇有一些很深刻的好感。第一次看的京劇不是正統的京劇,而是有次栢優座和國光劇團合作的<獨、腳、戲─吉嶽切>,在木柵的戲曲學院,那時候看的是京劇和舞台劇的結合,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女主角唱的戲,很悲傷,但可惜的是我聽不懂,所以很難真的投入。但看DVD就不一樣了,DVD有字幕可以看,好處是能跟著劇情推進,壞處是感受不到現場最直接唱腔的味道及感受。京劇的唱腔對我個人而言,真的是蠻享受的,尤其是旦角的那種女性的唱腔,我真的很喜歡。
談談這部戲,貴妃醉酒,講的是楊貴妃在百花宴等不到唐玄宗開始喝到爛醉的事。從故事的架構來看就可以發現西方在故事的架構設計上就和中國的非常不同,這點真的很有趣。這部劇的結構就不大,但是台上演員的表現卻非常夠,常常在每個細節或每個姿態上就可以把觀眾拉入戲裡,尤其是演貴妃的徐露從矜持到後來醉到翻得誘人模樣,每一次的鋪陳變化都看得我心癢癢,難怪當初梅蘭芳可以連俄羅斯人都可以為之瘋狂,因為即使聽不懂語言,台上演員的每一個細節都可以讓人明瞭他怎麼了。這是我看完貴妃醉酒後最重要的感受,太美了。
對比上次我小看的莫札特歌劇<唐璜>,在<唐璜>裡也會有用快要一幕的時間用歌聲來表達一位要復仇的女人她的決心及憤怒,而在這部戲裡的貴妃也常會用一段曲來唱出她的心理感受,兩種不同文化下的女人在表現心情的方式及態度當然也不同,我覺得這樣的對比真的很有趣,發現歌劇和京劇間的某些共同處,也可以感受兩者文化在戲劇上的琢磨方式的差異。光一個情緒就可以利用她的唱腔表現得非常久而且不會讓人,個人可能是因為習慣,我比較偏愛京劇表達情趣的方式,內斂卻很深,雖不直接卻很壓抑。
徐露,我記下這個名字了,我一開始就直接看了貴妃醉酒,我很驚訝她是女性,因為在看戲的時候,她比女人還要女人,就跟梅蘭芳那樣,比女人還女人的男性。但女人要表現得比女人還要女人,我覺得這方面是要下很多功夫的,我覺得這位京劇演員真的很絕,她在走路、撒嬌、生氣每一個點都表現得很亮眼及到味,爾且很清楚知道其中的差別,人看完戲之後真的會覺得很滿足,因為該到味兒的都到了。還有台上角色彼此之間的丟接都不會讓人覺得偽和,很順利的就推進了,他們丟接的方式就又和歌劇、和我們現在的舞台劇又有些不一樣,好好玩!
在台北木柵那裏有間戲曲學院,常常都會推學生們製作的定目劇,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價位都不會太貴,去看看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