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邱筑君老師
紀錄者:黃佳韻、梁家綾
上課流程:跑步→做操→水流/水草→認識聲帶→放鬆、呼吸練習→發聲練習→誇張表情說話、臉部肌肉訓練
活動名稱:水流/水草 活動目的:控制、發展自己的身體、找到想像的極限。 活動內容: 兩人一組,一人想像自己是海裡的水草,而另一人是水流。水流在水草身上的不同部位施力,讓水草隨著施力點和施力方向飄動。 活動注意事項:擔任水流的人可以嘗試找不同的地方去發動。 活動限制人數:無 活動危險事項:無 |
活動名稱:認識聲帶 活動目的:了解聲帶這個重要部位的相關知識以及發聲方法。 活動內容(老師的話): 共鳴分成胸腔、喉腔、口腔、鼻腔、頭腔五個部位。 全身最有力的地方其實是小腹和屁股,他們正是發聲所需要用力的部位。 要好好照顧、養好聲帶。聲帶長繭的話會導致無法閉合,就會發不出好聲音。 聲帶是兩片薄薄的膜,微微閉合、震動時才能發出聲音。
活動注意事項:無 活動限制人數:無 活動危險事項:無 |
活動名稱:放鬆、呼吸練習 活動目的:練習正確的發聲之前要好好的放鬆和呼吸,尤其是肩膀。 活動內容: 首先平躺在地上,雙手可輕輕放在肚臍兩側,上臂要貼地,雙腳張開與肩同寬,膝蓋自然彎曲拱起,全身放鬆。開始想像自己是一塊牛油,正在溶化。慢慢的溶化。 接著開始練習呼吸,把氣吸到肚子。慢慢吸,慢慢吐完。持續。 活動注意事項:要盡量全身都放鬆,很容易睡著但請不要。盡可能放鬆到肩膀貼地。 活動限制人數:無 活動危險事項:無 |
活動名稱:發聲練習 活動目的:練習正確發聲方法。 活動內容: 延續上一個動作。 接下來,把氣吸到肚子之後,吐氣的時後發出「ㄙ」的聲音把氣吐完。練習數次。 再來想像,嘴巴上方有一個氣球,用「ㄙ」吐出的氣讓它朝著一個點飄高、飄遠、直線。 練習數次後,慢慢用最放鬆、上半身(肩膀)不施力的方式讓自己站起來,記住站直還是要保持肩膀放鬆的狀態。 站著,向剛剛一樣輕鬆發出「ㄙ」,看著前方的一個點,把氣朝著那個方向筆直、穩定地送出。 接下來,也是朝著一個點,下巴放鬆嘴巴張大,輕鬆地發出「ㄚ」。持續、穩定的發出。但不要喉嚨用力發出喉頭音,注意是用放鬆的方式發出「ㄚ」。筆直、穩定地送出。 活動注意事項:無 活動限制人數:無 活動危險事項:無 |
活動名稱:誇張表情說話、臉部肌肉訓練 活動目的:練習用臉部的肌肉去帶動發聲。使發音清楚。 活動內容: 試著將下巴放到最鬆,不要一直試圖控制下巴,用最誇張的臉部表情說一句話,接著回復到自己原本的說話方式,你會發現聲音比剛剛清楚了許多。 試著練習將顴骨上的肌肉收縮到極限,這對發聲有很大的幫助,因為說話時臉頰的肌肉是非常重要的。 老師的話: 下意識你會認為這樣的說話方式很不好看、很醜,就會很自然的去控制你的下巴讓它好看一點,但是這樣反而會使聲音出不來。 住在大城市的壞處就是,我們往往被教育說話要輕聲細語,並且要注意形象。久而久之我們的聲音就被訓練得縮回去了。 活動注意事項:無 活動限制人數:無 活動危險事項: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