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課日期:102.10.9 

社課流程:跑步→做操→太極導引暖身(髖關節站樁、重心、脊椎)→ 姿態轉換+接續動作

社課老師:辜泳妍老師

記錄人:趙康宇、黃佳韻

 

 

(1)

活動名稱:太極導引

活動目的:透過太極的動作把身體暖開,讓未來的演員們,學習一些暖身的技巧。這些暖身都是可以暖到平常我們很少去注意到卻很重要的部位,並學習去控制自己的身體與肌肉,讓肢體在舞台上能夠擁有更多的可能。

 

太極導引暖身(髖關節)

目的:這些暖身都是可以暖到平常我們很少去注意到卻很重要的部位

記錄者:趙康宇

第一個動作:

(1-1)預備姿:一隻腳是向外成ㄑ字型,並屁股著地。

 1-1a    1-1b

(1-2)從髖關節的部分發動,可用手置於髖關節上輔助,將力量轉到腰,之後到達整個上半身。整個身體都會轉向另外另一邊,並會感覺髖關節部分會痠痠的。

2-1a    2-1b

 

第二個動作:

(2-1)預備姿。可以用雙手輔助。如果筋沒有這麼軟的話,可以用上一個活動的預備姿。

    1-1-4

(2-2) 雙腳交付向外開跨。

 1-1-5     1-1-6

 

第三個動作:

(3-1) 大繞環。讓身體放鬆去做才不會受傷。

 1-1-7  1-1-8  1-1-9

 

記錄者:黃佳韻

(1-1)首先坐在地上,兩腳膝蓋向同一邊彎曲、貼地。

※ 注意重心是放在臀部不是膝蓋。

(1-2)髖關節慢慢向上提起離地,順勢旋轉脊椎。

※ 注意不是刻意去往後旋轉身體,而是將髖關節抬起、翻轉才是重點。

(1-3)換邊,反覆這個動作。

--放鬆休息--

 

第二個動作:

(2-1)兩腳膝蓋向同一邊彎曲、貼地,雙手往後伸支撐身體。

(2-2)膝蓋抬起,換邊貼地,使筋骨旋轉開。

(2-3)盡可能在換邊貼地的過程中讓兩膝可在前方併攏。

(2-4)反覆這個動作。

--放鬆休息--

 

第三個動作:

(3-1)坐在地上,兩腿彎曲貼地,膝蓋在前方併攏(類似跪坐,但小腿不用壓在大腿底下),上半身自然挺直。

※ 如果無法膝蓋併攏坐下的話也可用第一套動作的坐姿。

(3-2)把全身重量交給地板,輕鬆自然地往前後左右去轉動整個腰部

※ 注意不要只有頭部在帶動扭轉。動作盡量放慢。配合平穩呼吸。

(3-3)換邊旋轉,反覆。

--放鬆休息--

注意事項:在旋轉的時候,向外邊出去的腳,與這隻腳相連的屁股會抬起。

活動限制人數:無。

危險注意事項:隨時注意身體的狀況,如果有痛感(非痠痛),就是做錯了,應立即停止以免受傷。

 

 

 

活動名稱:站樁

目的:太極拳與太極導引的最基本姿勢。

紀錄者:趙康宇

活動內容:兩腳平行與肩同寬,將身體向下蹲,膝蓋不可超過腳指尖。被打直,不要駝背或是翹屁股。

 a    b

※錯誤示範※

c    d

 

 

 

 

太極導引暖身(重心)

目的:理由同上。此暖身是幫助做操人可以找到自己的重心並學習去控制它。

記錄者:趙康宇

(1-1)預備姿。全身上下都是放鬆的樣子,只有膝蓋微微彎曲,用膝蓋支撐身體(膝蓋負擔並沒有想像中這麼重),上半身不可以駝背,要保持背是直的。

 2-1-1   2-1-2

(1-2) 找尋重心。前後左右去移動自己的身體來找尋重心。

2-1-3     2-1-4

 

(1-3) 當能夠掌握重心時,就可以試著較高難度的動作。旋轉時的動作,可以配合呼吸來掌握動作的協調性。

2-1-5   2-1-6

記錄者:黃佳韻

(1-1)放鬆直立,只有膝蓋微屈。維持這個姿勢一段時間。雙腳的腳掌很平均地與地面分配身體的重量。

(1-2)慢慢將重心向左轉移,並不是身體傾斜,是去感受重心的改變。接著慢慢向右、向前、向後。

(1-3)重心輪流朝向前後左右轉移,一個繞圈的感覺(但不是身體的晃動)。反覆幾次。

(1-4)重心向左向右輪流轉移,這次帶動身體的轉動,帶動手臂甩起,拍打到自己的身體。

※ 注意不是肩膀去甩動手,而是隨著重心去甩整條手臂。

(1-5)重心向前向後輪流轉移,隨著轉移一起做出下蹲和起身的動作,一樣帶動手臂,拍打身體。(前甩可越過肩膀拍打肩胛骨,後甩可拍到腰後的腎臟部位)

--放鬆休息--

 

注意事項:此暖身會甩動到手臂,盡量在空曠的地方進行。

活動限制人數:無。            

危險注意事項:與他人保持距離,以免互撞而受傷。

 

 

 

太極導引暖身(脊椎)

目的:同第一個活動。

記錄者:趙康宇

(1-1)預備姿。全身上下都是放鬆的樣子,只有膝蓋微微彎曲,用膝蓋支撐身體(膝蓋負擔並沒有想像中這麼重),上半身不可以駝背,要保持背是直的。

(1-2)肩胛骨與雙跨(髖關節部分)都向外打開,但核心肌群(身體)的中心沒有跑掉。這裡慢慢的吸氣。

3-1   3-2

(1-3)雙腳慢慢站起,將上半身向前挺出去,這時肩頰骨也順勢將雙手向前畫大圓(像抱大球),將氣慢慢的吐出。

3-3    3-4

3-5    3-6

(1-4)將雙手伸直往向正上方,順勢將身體的姿態回歸站立姿勢(除了手)。這裡再吸氣。

3-7     3-8   3-9

(1-5) 手掌轉向內,將舉在空中的雙手慢慢放下,順勢將身體的姿態回歸站樁姿態,再吸氣,再站起,然後微蹲,接著再重做幾次。

3-10    3-11

 

記錄者:黃佳韻

(1-1)膝蓋微屈放鬆站好。

(1-2)手掌、髖關節及胸骨、肩胛骨同時往外擴展開,把身體盡量打開,接著雙手(肩)繞開畫個大圓,順勢回到前方,全身往內合起來的感覺。

(1-3)身體放鬆,回到一開始的姿勢。再反覆做幾次。

--放鬆休息

 

注意事項:抱圓後回到直立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到背後脊椎痠疼痛,代表你的背部用力了,反而會讓脊椎受傷,所以回程時依然要用到核心肌群的力量hold住。此活動會拉到你背部和腰,如果你沒感覺到,那可能就是做錯了。

活動限制人數:無。            

危險注意事項:無。

 

 

※老師的話:太極導引是在幫助身體放開、伸展,平時也可以自己練習,可以增加肢體的可能性。很多動作並不需要刻意,隨著身體整體的感覺去動就好。

 

 

 

 

(2)

活動名稱:姿態轉換+接續動作

活動目的:活動目的:訓練演員在轉換在場上的體態時,流暢度,以及自己身體的熟練程度。

 

 

記錄者:趙康宇

57個人一組。每個人都想一個姿態,然後讓每一個人去模仿學會。之後,老師會請其中一組上台呈現。這一組會不停的在台上互換他們學好的姿態,並被要求要一拍到位。

 

記錄者:黃佳韻

8人一組,一個人分別想一個動作。組員都要記住每個人想出的動作。(可以拿一張白紙畫下來)

示範組到舞台前排成一排,一起按照順序連續做出剛剛想出的那8個不同的動作。然後加快,盡量一拍到位。

 

注意事項:請每個動作盡量不要太相似,譬如,手勢、高低、氛圍…

活動限制人數:57個人。    

危險注意事項:在轉換姿態的途中,應注意自己的身體在過程中別受傷。

 

  

※老師的話:現在大家在一起做這些動作時還沒有辦法很連貫和做到一拍到位說換就換的程度。下次上課還會繼續進行這個活動,大家可以先練習,讓這些動作漸漸串聯起來,形成一種類似舞蹈的感覺。

※一拍到位:不會有太多的身體碎動,流暢的在拍子上到達定位

 

社課活動照片(網管組)

感謝大八做示範,照片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請勿轉po在其他地方,違者小心被提告
喜  

 

w   u 

  d

wunderb   e

wunderb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kul209 的頭像
    tkul209

    淡江大學實驗劇團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