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經典 重新創作
《新暗戀桃花源》
Secret Love in Peach Blossom Land: The Yueju Version
驚豔2010 當舞臺劇撞見越劇
2010年7月22日 國家戲劇院 臺灣限量演出1場
“中國語文世界裡最精彩的劇場”
—— 《遠東經濟評論》
“應是當代中國最受歡迎的舞臺劇”
—— 《紐約時報》
1986年,【表演工作坊】導演賴聲川質疑傳統所謂悲、喜分離的模式,認為悲劇、喜劇本是一體兩面,互動而消長,因而編成《暗戀桃花源》。該劇在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首演,引起轟動,編導賴聲川因此獲得“國家文藝獎”。
1991年,林青霞加入《暗戀桃花源》演出雲之凡一角,次年由賴聲川親自執導改編為電影,影片獲1992年第五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銀獎,臺灣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編劇本獎,最佳劇情片和最佳錄音入圍,及臺灣影評人協會評選的1992年度十大華語片第3名。
2006年,與臺灣最著名戲曲團體明華園戲劇團合作,《桃花源》部分改由歌仔戲演出,同年度,賴聲川編導大陸版本,黃磊、何炅、謝娜等明星連袂主演,《暗戀桃花源》紅遍大陸大江南北。曾經飾演《人間四月天》徐志摩一角的大陸演員黃磊,演出《暗戀桃花源》男主角江濱柳一角,隨著該劇在大陸地區巡迴大江南北,演出近200場。
2007年8月,為了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香港話劇團建團30周年、中國話劇百年,香港話劇團特別邀請賴聲川導演為該劇團排演了一版以全粵語演出的香港版《暗戀桃花源》,並在香港版和大陸版的基礎上創出新意,推出“兩岸三地聯演版”,別出心裁地以大陸版“暗戀”部分和香港版“桃花源”部分拼貼碰撞,在舞臺上分別用普通話和粵語“雙語”碰撞。2007年中國紀念話劇百年期間,《暗戀桃花源》入選話劇百年十大經典劇碼,賴聲川也入選中國話劇百年當代名人堂。
2010年,賴聲川又再次顛覆《暗戀桃花源》,推出《新暗戀桃花源》,加入越劇元素,4月23日於杭州首演,大獲好評。這是賴聲川的又一大膽舉動,全劇作了大幅度改動。因為化身越劇,所以《桃花源》部分全面翻新,詞、曲、服裝皆重新創作。然而,此劇卻跟大陸現今流行的新編越劇風格大不相同,導演希望曲作者劉建寬盡可能保留「泥土氣息濃厚」的最傳統曲調,也就是說,觀眾將有幸聽到趙志剛唱很「老底子」的草根調。而服裝卻是時尚且美麗的,甚至顛覆了以往《桃花源》中固定下來的「白衣飄飄」的符號,而讓白衣隱隱約約透出一點濃麗鮮豔色彩。又因為越劇需要唱,所以節奏比原先的要慢很多,賴聲川乾脆大刀闊斧,讓專業越劇編劇顏全毅重寫劇本,將原先《桃花源》的臺詞減少了近一半。 賴聲川突發奇想,集舞臺劇、越劇於一體的“混搭”版《暗戀桃花源》即將出爐,《暗戀》繼續延續現代舞臺劇風格,熱鬧的《桃花源》則改頭換面為越劇,無論是服裝、道具、佈景都有很大的改變、成為驚豔2010年的《新暗戀桃花源》。
《暗戀桃花源》主要敘述兩個劇團不小心訂到同一個劇場做彩排,一團演的是一齣時裝悲劇叫《暗戀》,另一團演的則是一齣古裝喜劇叫《桃花源》。訂場地的問題出在哪裡,沒人知道,劇場管理員也找不到。
兩個劇團都急著排戲,互相搶舞台,觀眾一下看《暗戀》片段,一下看《桃花源》片段,兩齣戲永遠兜不齊。直到後來,他們終於決定共用舞台,一團一邊,各自把自己的戲排完。一悲一喜兩戲同台排練,摩擦和尷尬自是難免,卻也意外成就了舞臺奇觀……兩齣戲因而開始微妙交集在一起。最後,似乎完成《暗戀》的是《桃花源》,完成《桃花源》的是《暗戀》……這戲裡出錯或可有可無的布幕、道具,一場戲排練完畢留在臺上的殘跡,竟成那戲天然的一部分。
主辦⊙【表演工作坊】
編劇、導演⊙賴聲川
演出人員⊙黃磊、孫莉、趙志剛、謝群英、徐銘等
《桃花源》越劇劇本改編:嚴全毅
《桃花源》越劇導演:展敏
原劇音樂設計:板橋文夫、梅津和時
《桃花源》音樂設計:劉建寬
《桃花源》越劇唱腔設計:陳軍
服裝設計:藍玲
演出日期/Date 地點/Venue 票價/Price 訂購/Order
2010/07/22 (四)19:30 國家戲劇院 ( 台北市中山南路21-1號 )
500,900,1300,1800,2300,2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