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丁洪哲出生於瀋陽市,兒童時期就和家人來到台灣,從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以後,他留在母校教書,同時負責管理「實驗劇場」和督導「實驗劇場附屬劇團」。淡江大學本身並沒有戲劇學系,因此,學校的劇場和劇團當然不像設有戲劇系的大學那麼具有規模,不過,在丁洪哲的嚴格督導下,「淡江實驗劇團」在大專盃戲劇競賽中表現優異,先後兩次參加大專盃戲劇競賽,1987年以《玩火的人》獲得第五名;1991年以《小婦人》獲得總冠軍。

淡江大學的戲劇發展和丁洪哲關係極為密切, 1977 年,淡江文學館落成時, 其中就設有一個實驗劇場,校方原來指定戲劇學者黃美序教授來管理,但是,黃美序是位自由派人物,在管理上往往太過放任學生,漸漸的劇場就荒廢了。到了 1983 年,學校改派丁洪哲管理劇場,丁洪哲除了加強硬體設施之外,更在 1986 年成立了「實驗劇團」,做為劇場的「軟體設施」。根據資深團員的回憶:在丁洪哲的帶領下,淡江實驗劇團的運作方式相當特殊:想要加入劇團必須先通過甄試,通常是在80位參試的同學中選取 25 位成為團員,第一學期施以每週兩次的基本訓練,並在學期末視團員出缺席狀況與學習成效,選擇優良新進團員擔任龍套角色,參加期末公演。第二學期除訓練外,全體團員必須分組排戲,原則上新進團員仍擔任龍套角色,但上學期曾經參加演出的新團員則有機會挑戰較多的戲份。通常每位團員平均每週必須到劇場排演、訓練四至五次,每次約三小時,以份量來說,在學生社團裡算是重的了。

這個團體相當重視紀律,例如:劇場內禁止飲食、嬉鬧,搬移物品必須分毫不差的還原,如果當場未被發覺,一旦事發,團長、各組導演以及劇場工讀生就必須負起連帶責任。又例如:戲場規定化妝室內必須保持絕對整潔,化妝時面紙不得丟在桌上,否則就得吃下去,據說,為了這條規則,丁洪哲在處罰一位團員時,自己也吃了那張面紙的一半,因為他覺得沒把學生教好。

歸納來說,丁洪哲的劇場教育理念有四個堅持:第一、劇場是莊嚴的場所,任何使用者都應該遵守森嚴的紀律。第二、還不會走路的人絕不可讓他學跑。凡是劇團甄選入團的新人,沒有經過發聲、肢體、即興、默劇等基本訓練,絕不可上臺演戲。第三、戲劇不是玄學,必須雅俗共賞。連莎士比亞都得迎合買站票的觀眾,那麼,沒有莎翁之才,卻傲氣十足的後生小子,憑什麼在舞臺上演些連自己都不懂的戲來愚弄觀眾?第四、劇場裡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丁洪哲的堅持,當然會嚇走很多對戲劇不是那麼熱衷或自我意識太強的團員,但是,留下來的,卻都是對戲劇具有強烈興趣,對劇團也具有高度向心力的團員,事實上,對於一個不屬於專業的學生劇團來說,丁洪哲嚴格的訓練和身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帶領,團員很可能就會習於逸樂而疏於對戲劇的學習了。

國家高等考試及格,具有「戲劇行政人員」資格的丁洪哲,不僅是傑出的劇場管理者和教育家,也是著名的編劇和導演,早在1972年,他就獲得了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話劇導演」文藝獎章。之後,又獲得了教育部頒發的舞臺劇導演「金鼎獎」。至於他的創作劇本更受到好評,不但曾經獲得過「張道藩劇本獎」的首獎,也被選入九歌出版社出版的「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戲劇卷當中。他的劇本有《血渡》、《龍宮傳奇》、《瘸閻王》等,並編集了《獨幕短劇選集》、《獨幕戲劇選粹》、《戲劇寫作》,供學生研讀、參考。丁洪哲在1996年過世,享年只有58歲。


轉自http://www.rti.com.tw/ajax/recommend/Literator_content.aspx?id=16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