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看戲心得分享 (15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次的觀劇體驗很特別,是從來沒有過的形式,由「三語事劇場」演出。這個劇團做的都是參與式劇場的表演,就是會請觀眾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後演員當場演出來。這次的演出也是參與式的,而且還是在戶外演出,很切合主題的就是在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演出,是配合一整個二二八活動的演出,更讓人溶入次的主題。

 

演員能當場發揮作出表演實在很厲害,每次有人分享,我都會想這能怎麼呈現?要是我是演員,一定會呆愣在場上。也因為是比較即興的表演,表演的內容其實很短,多半是去揣測分享者的內心的感受,而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所以需要用到很多肢體和聲音。我真的很佩服那些演員的身體素質,演繹每個故事的時候,都充滿張力,表演也都很有生命力,很感動人心,有些分享者也被觸動到哭了。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在戶外看戲,少了燈光也沒什麼舞台設計,但音效很特別,是兩個人利用不同的樂器現場配樂,有點像之前看勇氣即興的即興樂手,整齣戲也幾乎都是觀眾分享故事再讓演員即興呈現。

開場是三個演員在中間的走道用白色粉筆不斷畫在白色的布上,還有奔跑的片段,從他們臉上可以看到焦慮,本來我因為坐比較遠有點看不到就覺得三語事劇場想得不夠周到,但後來主持人說我們對於這段歷史,有些人離的近、有些人離的遠,很多人沒辦法看見這個事件的全貌,我才恍然大悟,覺得他們頗用心。再來就是邀請台下的觀眾分享自己的故事,並由演員和樂手即興演出,我覺得很厲害的是他們之間的默契,通常一個演員會先開始,其他兩個演員再配合他,雖然都是短短、簡單的片段,但還是看的出來演員的實力。

我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感覺沒有每一段都很貼近觀眾分享的故事,但有幾段還是讓我印象深刻,還有因為在室外的關係,只要有人經過太吵或太顯眼就會有點分心。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場很不一樣的演出,先藉由三個演員在長長的白布上用白色的筆寫字,雖然不停的寫著,卻什麼也看不到,彷彿剛剛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勞無功,作為開場,它很特別,接著就用主持人訪問在場的人一些問題,開始整齣戲的核心,二二八。
利用觀眾對於二二八的看法、解釋,亦或是他們自己親身的故事,讓台上的三位演員演出他們所聽到的故事,但可惜的是有些演出就是單純的表演,而沒有跟二二八這個主旨有連結,是我覺得稍嫌薄弱的地方。
演出的地點是在戶外,二二八紀念公園裡,旁邊會有很多環境音跟干擾,或是跑步的人們之類的,演員本身的表演,也因為呈現的方式,也還不足以蓋過這些,造成演出的時候沒辦法好好觀賞,是很可惜的一點。

整場演出可以說是現場即興,雖然也有穿插幾段有排過的表演,很佩服演員的反應,通過觀眾的故事立刻做出呈現,如果是比較沉重的故事的話,就會看到演員會先在場邊圍圈,用眼神彼此交流,再開始呈現,只可惜環境的關係,沒辦法好好接收到演員想傳達的東西。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的表演受到朋友的邀請,演出當天才知道她是主角。

因為是英文系的表演,因此在看戲之前心裡有個大概的想像,不過戲劇的開場

就使我跳出原來的既定框架,不過這樣反而更有驚喜感。

故事的開始是一對夫婦躺在床上,他們正在睡覺,丈夫在睡眠之際聽見了已去世媽媽的呼喊,她以濃厚中國腔的英文喊著他兒子的名字。因為她的中式口音很快地我就融入劇裡的氛圍,從去世的媽媽口中,娓娓道出她年輕時的家庭。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這齣戲的原因很簡單,我很喜歡小王子,單純的喜歡小王子的故事,所以發現這一齣跟小王子有點關聯的戲的時候就決定要看了。
《小王子》是之前就在有興趣的時候買書看了的故事,第一次看應該是國小還國中吧?後來是高中,暑假的時候我又再看了一次。每一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想法,有點微妙的不同的想法,但每次都很溫暖,會被小王子給治癒。這次的戲也是,像是很溫柔的撫平傷口一樣。
表演的方式很厲害,是演講、是音樂、也是戲劇,一個人就完成了兩個小時的演出,而且在其中我沒有錯過任何一段話。
演出的重點有很多,但就跟小王子看待其他星球的大人一樣--這些大人真的好奇怪;我們在做很多選擇的時候,都會接收到很多來自前人的教誨或是指引,並且大多他們的主觀意識上有一種已經認定好的事實,就像是吞了大象的蛇以及帽子之間的關係,很多時候這些認定好的事實都很刻板又流於表面。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由魔術師吳何製作團隊打造,結合魔術與戲劇在思劇場演出。進入展演空間,每個觀眾席上都放置了一張塔羅牌大小的雙面紙牌,一面印著白色盛開的玫瑰,背景設計是魔術大賽獎盃與證書;另一面印著凋零的黑色玫瑰,背景是數學公式與DNA符號。
一開始引言人介紹紙牌的使用方法,可以藉由觀眾群的選擇影響戲劇走向。
舞臺背景是一面書牆,魔術師巧妙的將道具安插在背景中,相當有趣,高度利用了展演空間。
開頭是繩子的魔術,結合吳何魔術師的劇情講述,巧妙地運用肢體動作融合道具利用,將劇情推進,行進流暢、畫面感豐富。
隨著劇情的推進與觀眾的選擇,間接影響了結局。
類似沉浸式劇場的互動形式,魔術師隨機點名貴賓席的觀眾一同參與演出,並且流暢的安插角色與舞台指示給予觀眾讓觀眾容易配合,觀眾也很願意參與,共同完成了這齣戲。
因為是結合「魔術」的表演形式,燈光設計與音效很魔幻,有時讓觀眾覺得被戲弄但又很有趣、也很有笑果,不同於中規中矩的戲劇演出,是很輕鬆卻也為內容打動的深刻體驗。
整齣戲最有趣的是藉由各種各樣的魔術手法來推進劇情,將吳何的人生故事包在整場魔術戲劇中。看到最後會有一種特別感慨與感動,一同承擔了選擇與經歷一次充滿魔術的人生的感覺。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對於寫劇本這件事情非常有興趣,曾經嘗試自己寫劇本,但總覺得架構不完整或是格局不大。得知有這個學生讀劇活動就決定一定要去看看,我想知道差不多年紀的學生寫的劇本如何。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對同性情侶的爭執,劇情一開始沒有任何鋪陳就激烈爭吵,我覺得對於觀眾來說情緒一開始就很高漲,反而就少了點張力。這次讀劇讓我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包裝自己的故事,作者一定有自己的創作理念希望觀眾接收到,但是如果不經包裝的將理念搬演上台,只會讓觀眾吃不消,而且覺得太突然,所以要設計一個故事,來把自己的理念包裝在故事裡。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劇名我很喜歡很可愛,知道在講受虐兒童後,有一種很聽不下去的感覺,對於受虐這件事的排斥,因為坐在最後一排,看著前面的觀眾反應,也都是有些皺眉和掩耳的,我覺得這些反應代表著童話包裝殘酷事實的成功,設定兒童以童言童語的方式道出現實(每一位受虐的過程、各自的背景經歷),比任何一個人再爲被害者轉述那些真實更讓人難受,而且孩子們很相信大人們給自己的一切,很單純的信任著人,這些純真和殘酷對比,因為自己站在旁觀角度,也有能力去辨別是非,所以看著這個故事格外的不捨。

很喜歡劇作家創作的想法,她說故事中的案例都是真實事件,只是新聞中的孩子最後都過世了,她是想著如果他們沒有死掉,再依據這些社會案例去想像死後會如何,才有了這些發展。

整齣劇最喜歡的就是結局了,讓戲不落幕,在持續演戲的過程中,讓前台指引觀眾散場,走過舞台從門離開後,關上門,門上貼著字「我們都曾觀看,但最後我們都選擇離開。」 我聽完的當下非常喜歡,但在聽完老師的講評後,覺得的確有點太嗆了,畢竟是前台帶散場,觀眾不得不走,讓人走了之後又幫觀眾貼標籤,下定罪,對任何人而言都不好受,但能理解劇作家的理念,她說她在看著那些新聞時,只能看著卻無能為力,最後只能關掉瀏覽的網頁,她也選擇了離開。

雖然我對受虐兒童這個議題沒有接觸,但能從這樣的編排中接收劇作家想傳達的理念。她說了一句話也很有意思:「最有創意的是人性。」如果沒有那些人那些事,今天就不會創造出這齣劇。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抱著滿期待的心情到北藝大的,孟倢說去年也有來看,那時有一齣劇讓她很有印象想搬演(?)但因為這是北藝大原創的期末呈現,並沒有公開在任何平台供人閱覽劇本,我在出發前就和孟倢說,如果這次也有很喜歡的要現場找劇作家問關於劇本的事。

這一齣是描寫同性伴侶,其中一方患有躁鬱症和有暴力傾向,因為不想拖累對方和對生活有不同的想法,決定在兩人之間的關係做出抉擇,故事從兩人談判吵架開始。 或許因為心理疾病這個題材在這個年代太過氾濫,要描繪寫實的場面,卻一直以很重的口氣在談話,少了一點彈性,整齣劇有一種創造者的想像,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結尾的安排也讓人感覺太輕了,一開頭就是吵架,卻沒有在這樣的對話中接收到活不下去的訊息,然後就接到死亡,對我而言太輕易就解脫了,在聽的當下和事後回想總會疑惑為什麼這樣安排。 讀劇後都有老師來做簡短的講評,關於劇情邏輯的部份,老師提到:情侶間要好好談判但又寫了一封信,明明已經決定要談了,為什麼還需要寫信?老師提了一個可能性,是因為害怕突如其來的暴力嗎?那後續老師提的內容我已經忘了,但如果是在現實害怕情緒一來談不下去所以在還沒失控前先好好寫下,其實滿有道理的,況且如果知道自己的情緒容易不穩,選擇這個方式很能理解。(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家人和朋友也有心理疾病,細細的回想都滿喜歡紀錄文字的,或許是渴望被理解?希望每一份心情都被好好的對待。)

房東部份年齡和職業設定我覺得都是很好更動的,畢竟也沒有在劇情中展現,可以再被思考。但更期待如果這個劇本作者還會再更新,能看到更多同性議題中第三者的目光,房東叔叔很關心他們,安排出現的時機我也很喜歡,巧妙打破吵架中的凝滯,但除了慰問之外,還滿好奇他的想法。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學期看到學長姐做了一則跟京劇有關的採訪,採訪了國光劇團的團員和藝術總監,又讓我想起之前很崇拜的一個姐姐也是學戲曲的,就激起我一種衝動,查了一下發現最近真的有演出,而且時間還是我有空的 期末考週,真的覺得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在決定去看戲、買票的時候我通常不會很認真的挖掘關於戲的細節,於是也只是看了看粉專的資訊,這次的演出有三天,三天都是不同的劇目,每天的上下半場加起來都大約140-160分鐘,稱這個系列為【風月•鬪】,意指水滸風月加上熱力武鬪組合,我就像是抽籤一樣先不看每天演出什麼,挑一天買票。

第一天演出《全部武松》,從武松打虎到潘金蓮勾引不成跟西門慶交好,毒死武大郎,武松殺西門慶及潘金蓮為哥報仇。第二天演出烏龍院分《鬧院》、《刺惜》、《活捉》,是宋江妾閻惜姣與張文遠私通,宋江將閻惜姣刺死,並投奔梁山。

說了這麼多,我看的是最後一場的武戲專場,當中其實是四個故事片段,上半場兩個故事,下半場兩個故事,於是我從兩點半到五點多才出來,真的是很值得呢,先不說我一口氣看了四場戲,票價也是很讓我驚豔的,我其實非常好奇這麼需要技術性又很難傳承的藝術演出為什麼票價這麼佛心,其實他完全值得天價票價的,但還是親民的好,就算第一次看也很能接受。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次到台灣戲曲中心,我終於進了大表演廳,雖然就是個坐邊邊的小觀眾,但感覺依然不錯,或是說更好。

泗州城虹橋水怪幻化人形,自稱水母娘娘,出入街市,見泗州太守時德明之子時廷芳風度翩翩,將其攝至水府,欲成婚姻。時廷芳假意應允,洞房中見水母衣襟掛一明珠,知是異寶,乃向其索要,水母慨然相贈。廷芳用酒灌醉水母,懷珠逃出水府。水母醒後大怒,興動波濤,水淹泗州。觀世音召天神天將與鬥,均非敵手;觀音乃化身為一賣麵老婦,計誘水母吃麵,將其臟腑鎖住,水母遂被擒獲。

這是演出的最後一段了,真的覺得光是這些文字上的介紹就讓我五體投地,我自己都是認真的看了大概兩遍才真的懂了,而且節目單的設計我也很喜歡,我也想要設計讓人一看就想翻開不想闔上的節目單啊啊阿啊~

這一段戲相較於前一段沒有太多的對話,是很好的舞台設計、服裝設計,還有演員的前翻後翻側翻、十項全能撐起一片劇場呢。這樣的古裝質感讓我很慶幸我也演過一個很有質感的古典角色,雖然這中間好像沒什麼關聯但就是心裡油然而生的感覺。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全場的演出都能感受到在舞台一側我們看不到但知道裡面有一群厲害的國樂團之類的聲音演出,也是戲一個很大的亮點。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魔術x戲劇,看起來很炫炮實則還好,但並不是說不好看或無聊之類的評語,畢竟自己看戲經驗也不多,還是能從每一次的看戲體驗中獲得自己的感受。

先說劇情吧,其實就是在講述這名魔術師—吳何的人生經歷,他的人生中各種選擇與對於魔術這個職業、這件事情的想法為主軸,一直以來這樣的主題非常多,應該說只要是一般大眾不太了解的職業或專長就會被拿出來做討論,而人生的選擇不外乎和許多人一樣都是對於未來的想法規劃加上旁人的閒言閒語和反對來敘事,我並不討厭這樣的故事和編排,因為即使發生的事情大同小異但對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那麼問題來了,就是因為這個事情是他自己的人生,即使他再怎麼說他以前的事情,觀眾依然無法體會他本人真正的心境與感受,所以讓這個替自己未來做抉擇或堅持夢想的主軸淡化很多,或許一開始的重點就不是劇情吧,倒是也不會令人感到無聊或自膩,將重點放在了抉擇與目標這件事。

我們長大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或做什麼樣的事都是經過抉擇的,劇情拋出了幾個未來的可能要觀眾選擇,然後來模擬如果當這個職業會是怎麼樣的人,這樣的方式蠻喜歡的,讓觀眾去選擇他所想看到的未來,去思考未來的眾多可能性,然後核心就會慢慢出來了,成為魔術師並不只是一份工作或是頭銜,而是一個心態和思維。對自己熱愛的事情自己是抱著什麼想法,即使屈於現實不能選興趣的工作時一樣可以帶著這樣的心情與動力的嗎?

重點或許不是我們想成為什麼,而是我們帶著什麼感受成為了什麼?可以很直白的說這是一個在講夢想與現實的平凡劇情,但有多少人能堅持?甚至忘記自己當初的目的了,只是純粹的想變魔術而已。有時興趣和夢想只是一種追求,但是很爽。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就是看到這個本才想去看的!看完後也真的還挺喜歡!

主要議題是受虐兒童,喜歡的部份是用童話("小朋友說的話"的那種童話)的方式來敘述一些很過分很現實的事情,不是用生氣的方式講生氣的事,這樣反而更容易讓看著的人更加生氣。

故事開頭是受虐致死的男童敘述自己死掉、並且轉移進身邊帶著的泰迪熊,然後在王子森林裡遇見弟弟、玩遊戲、尋找王子、遇見哥哥、遇見妹妹、然後一起採著花尋找王子,過程多次重複循環倒退著前進,也在過程中知道大家的死因,知道大家個性的背後是由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生活塑造出來的。

在最後泰迪坦承其實森林裡從來就沒有王子,而其他弟弟哥哥妹妹也才坦承說他們早就知道了,並表示沒關係,只要再重來一次就又可以再忘記一次,那就又有王子,就又可以再一次出發去尋找王子了。然後像是玩耍完要回家的孩子們陸續離開,一個燈暗後又是新一輪的「再來一次」。

文章標籤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啊又是北藝大的期末讀劇會,去年看了一次覺得蠻喜歡的,這次剛好又有看到資訊,所以就也去聽聽看看~

昨天熬夜做報告,原本還在擔心會不會不小心聽到睡著(抱歉去年有偷度估),但兩場下來都聽得蠻開心的,所以還很精神飽滿!

 

故事主軸圍繞在女同伴侶,揉合現代人們或多或少接觸過的心理疾病,是比較沒有時間距離的故事。故事開頭就是伴侶的衝突,吵架吵了一陣子後樓下房東上來以長輩式的關心切入伴侶的爭吵。覺得舞台指示的門鈴聲截斷爭吵的時機點非常棒的剛剛好,兩個人的聲音都非常清晰,沒有打架的感覺,聽了非常開心。但是房東的角色設定為27歲超商員工真的蠻怪,因為整齣戲聽下來會覺得房東不管是關心、搭話的方式、或是普通對話的時候長輩感都很重,要猜年齡的話我自己至少也會猜40以上。

文章標籤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個講座式演出。」看到的時候嚇死想說花了300多塊了,不過整個演出沒有讓人失望,雖然是用主觀的解釋《小王子》這本童話,但每一種詮釋讓過了一個星期的我都心存餘悸。僅用一盞檯燈、一台iPad 、一個投影機、投影幕以及一位演員完成這個演出。演員利用各種聲音的轉換來進行角色的切換,如果閉上眼睛享受這齣戲的話,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場上根本就有無數的演員。

偶爾的跳脫故事說明一些個人看法,還有加上一些見解,「講座式演出」有別於以往看戲的經驗,像是在上一堂人生的心靈雞湯課,但又像是看了一場由作者親自演出的小王子。「別讓沒走過表演這條路的人告訴你此路不通。」因為正走在這條路上,聽到這句話時眼淚也跟著留下來了。整場戲的感情、情緒非常濃厚,文字語言像是一種魔力,突然就離開了世界去到了B612,回過神時,眼淚不知道為什麼就這樣嘩啦嘩啦的留下來了。「因為你蓄養了這朵玫瑰,所以它才獨一無二。」因為其他的玫瑰沒有玻璃罩,沒有你每天的灌溉,所以我才如此獨一無二。每個在世上的人看似都一模一樣,但我們都被不同款式的愛滋潤著,所以我們才獨一無二,是個很特別的看戲經驗,哭到眼睛很痠,卻更勇敢的做夢、實踐,以及喜歡。「我要將這本書贈與大人了。」願,回到地球的我,還能好好的享受單純。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兔子和烏龜這一次不賽跑了。

「這不是一場比賽,不要緊張。」「我們要練習在紅毯上的腳步節奏啊。」

題材特別,善用了舞台的結構,一開始進演藝廳看到場景時想說這個舞台也太難利用了把,很多的高低差,燈光也不夠,場上僅有一張沙發與檯燈。但在演出一開始,兩位演員透過比手語以及os 讓觀眾可以感受到陽台的距離感,os 搭配肢體能感受到那種因為距離而不知道該怎麼表達的很多很多情緒,而利用音樂的轉換,帶領觀眾進入身體的內心世界時也充分了利用舞台的高低差(原本的陽台)讓整個演藝廳的角落充分利用。覺得演員真的很棒很厲害,很多親自手動開關燈光以及直接場上快換,都能帶著角色完成這些舞台指示。全劇只有兩位演員,也因此兩位都需要一人分飾多角,但身為觀眾卻不會有角色錯亂或是場景切換不佳的時空錯亂感,反而因為每一個角色都相當立體,所以感覺不像只有兩位演員在台上,反而像是真的有四位不同的演員一起完成這齣戲。

覺得印象最深刻片段是當精子烏龜遇上卵子兔子的時候,兔子說的那句「我的意中人會穿著黃金戰甲,踩著七色雲彩來接我。」到最後發現即使命中注定的那人外表看似平凡,但對於自己肯定是世上獨一無二可以拯救自己的那位英雄。在面對前男友,曾經的摯愛時,兩人從一開始的互相責怪,到後來的互相理解,彼此釋懷,信任真的好重要。這部戲看似有趣幽默,但卻在歡笑的氣氛中感受到了兩位主角很深很深的愛戀。這部戲尺度雖然很大,黑色幽默的部分也讓人無法自拔,但真的很喜歡在這個寂寞的城市中,有兩個人互相守護的感覺,也許愛就是兩人能夠互相配合,互相包容,一起完成這場比賽。整齣戲表達了好多種感情上會遇到的事情,以及男生跟女生的生理構造的擬人化,還有角色名字都是動物,是個很可愛,是粉紅色的戲。不過演藝廳的隔音真的不好,馬路上的車聲真的好干擾。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之後覺得它的內容跟名字很符合真的是很優雅,但我覺得我可能沒有藝術細胞,出來之後我只感覺得出來它很高級而已但完全看不懂要表達的意思,但不得不說舞者的線條真的很好看,他們就算動作放慢也看的出來細節整個身體沒有一個地方是放鬆的,這才是真正慢的極限阿。我還發現品文老師教的一些元素也有被運用到,例如小跳和大跳還有一些接觸即興跟十字交叉,舞者就是把這些元素用到很熟而已,雖然不會想花錢看第二次,但再說一次他們跳的真的非常好,情緒也很到位,希望我的肢體控制力有他們的一半就好了。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看了同樣是簡莉穎老師的作品,總感覺給了我再一次的震撼感和心理不一樣的感觸,劇中的四位角色彼此交織出最後的悲劇。

故事中不少地方顯現了大家都有「病」的橋段,養子康平最後依然是想扮演優秀的兒子,昭君周旋在睦久和康平之間一心想讓他們兩位離開家裡,梅君則是陷入了老公外遇後的歇斯底里,而睦久則在外遇事件中被他母親責怪,這些事情底下他們都各自有了病。

而劇情中也顯現出了「雖然這是自己最喜歡的,但確實無法得到的矛盾感」,這點是我在劇中有所發現的。 這齣戲總之看完時我嚴肅的走出劇場,不過我對這齣戲最大的疑惑點就是其實故事不只是在東方國家才會出現,在西方國家也出現而且故事最後應該也會出現悲劇啊°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吵雜的淡水老街中,一間小小的寧靜的酒吧開啟了今日故事的篇章。

這次觀賞戲劇的地點是間名為多琦作的小酒吧,一進門,只覺得真的有辦法在這麼小的地方演戲嗎?

其實這次來觀賞,我完全不知道這是一場怎麼樣的表演,是輕鬆有趣?還是沉重?內容大致是說什麼?或許也可能是因為這樣,我突然對一切充滿了好奇。我坐在了一個靠角落的位置,看起來感覺並不是一個最佳的觀戲位置,但因為有椅背坐起來比較舒適,所以我選擇了那裏。

戲劇一開始,只見一個女人走到沙發上,坐下,滑手機,躺下,滑手機,播音樂……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騷人大概只是無病呻吟,認為自己眼光獨特,成天把自己沉浸在一種只有自己才懂的沉悶氣氛中,最後失心瘋的廢人。
 


某方面的自己,其實也有點像栗子;隨時隨地想聽音樂,但更多時候,聽音樂是為了在看不見意義的人生裡尋找一絲波瀾。

tkul2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